深切的哀思诚挚的敬意

发布时间:2014-07-31浏览次数:2374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一九四七年九月, 高而公同志正式调入陕北新华广播电台, 参加对蒋管区广播的编辑工作。他以犀利的文笔、动人的情感编写对蒋军广播的稿件, 申明大义、晓以利害, 对瓦解敌军、取得战争的胜利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一九四九年三月, 高而公同志随电台迁移来到北京。陕北新华广播电台改名为北平新华广播电台, 新中国成立以后又发展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而公同志就一直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记者工作。从进城到一九五五年这六年多的时间里, 而公同志大部分时间在外地跑。从城市到农村, 从热气腾腾的建设工地到炮火连天的抗美援朝前线, 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从他的笔下涌现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新闻作品。他用自己的笔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战争年代坚贞不屈的女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写下了著名的《刘胡兰小传》, 使刘胡兰的事迹传遍祖国各地, 鼓舞和教育了千千万万的人民; 高而公同志采访了劳模王崇伦, 他又用笔生动描绘出新中国建设者的劳动业绩,唤起各条战线上的人们更高的工作热情。高而公同志到钢都鞍山, 他的笔下反映出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面貌和工人阶级的主人公风姿; 高而公同志到朝鲜战场, 通过录音报道传来一个又一个胜利捷报, 使全国人民都能听到“ 最可爱的人” 为祖国、为和平而英勇战斗的声音。在紧张的采编工作之余, 而公同志还经常认真收听、记录各种播出的节目, 写出了一篇篇研究广播业务的论文,他在总结编播经验、探讨改进报道等方面提出了不少精辟的见解, 对广播宣传业务的理论建设做了开拓性的工作。而公同志把自己的才华献给了蓬勃发展中的无产阶级广播事业。由于这一切, 他成为我国著名的新闻记者。

  一九五九年,高而公同志调到新成立不久的北京广播学院, 在新闻系担负“新闻业务” 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高等教育这块园地里, 他辛勤耕耘、诲人不倦, 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遗憾的是, 由于对一些政治问题的不同认识, 高而公同志曾一度受到不公正的对待, 他的身心健康也因而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时当盛年, 他的才气和精力却未能得到更好的施展。在十年动乱之中, 高而公同志又受到了残酷的迫害。面对“ 四人帮” 一伙的淫威, 他勇敢地与之抗争, 表现了共产党员对党的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在形势最险恶的岁月里, 高而公同志坚信,“ 左” 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 党一定会破除迷雾, 中国历史的前进车轮是不会逆转的。动乱过去了, “ 四人帮” 被粉碎了, 高而公同志和全党、全国人民一道迎来了社会主义中国的又一个春天。本该是才能得到更好地施展和发挥的时候, 本该是亲眼看到祖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腾飞的时候, 高而公同志却因身心受到摧残过重而不治, 不幸于一九七六年十一月十五日病逝。高而公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