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舍变迁,时光镂刻

发布时间:2014-09-30浏览次数:2642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中央空调,独立卫浴,双洗手台,落地窗户,上床下桌,四人一间,这是中国传媒大学中蓝二期的研究生公寓,住在16层的2012级硕士生张迎亚说:“这里冬暖夏凉,阳光很好,舒适静谧,住宿条件在高校里算很好了。”20平米的宿舍,2平米的床铺,在北京,这是她可以停歇的地方,是她已经住了两年的“家”。

可谁又能想象,60年前建校之初,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当时还只是一个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因为办学条件艰苦,并没有楼房可以用作校舍使用,最早的一批学生入住的学生宿舍竟是由“发射台”的塔托儿改建而成的。训练班开办3年后,第一批学生宿舍才终于落成。一甲子岁月,学生宿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简朴至臻完善,时代味道、记忆色彩、人情温热交汇其中,余味绵长。

四、五楼的住宿年代

1959年9月,北京广播学院成立,随着校址的变迁,学生宿舍也随之成为了一幢5层马蹄形大灰楼里的四、五层,由大教室改造成的,十几个学生住一间,空间十分狭窄。“就连公共浴室也是由教室改造的”,1959级校友梁珊如回忆道,“大家都很谦让,很多人共用水池,你来打水,我就让你,待会再来洗。或者看见人多,打了水就拿到宿舍里,放在桌子、凳子上洗就行了。”

60年代初在南礼士路灰楼里的宿舍

“虽然日子比较苦,但是大家过得很快乐”梁珊如说,“那时北京的西红柿很便宜,班里谁一喊 ‘我去买西红柿了’,大家就你几分、我几分地拿出钱来,凑到几毛钱就可以买一大筐,放在宿舍里,谁想吃都可以拿。

61级英语专业毕业生喜万仓回忆起当年入校时的情景颇为感慨,“发现梦想中的大学就一幢大楼,条件那么艰苦,甚至还不如原来的中学校园面积大,心中难免有点失落,学生就住在大楼的5层,男生女生睡的都是大通铺。但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抵挡不住大家如饥似渴学习知识的热情”喜万仓说到。

名人辈出的78号楼

1965年,广院迁到了现在的位置——朝阳定福庄,学生宿舍楼基本沿用了原北京石油学校的旧楼,到了80年代左右,广院的首批自建宿舍楼才落成,包括7号男生宿舍楼和8号女生宿舍楼。而白岩松、李咏、李湘、梁冬等知名校友都曾居住于此。

当年的7号楼

从“住楼人”到“建楼人”,现任学校基建处副处长的王昕对学生宿舍感情颇深。“我是1978年来广院,入学时,住在现西门北侧的3号楼,半年后,就搬到了刚盖好的7号楼。虽然硬件设施没有多大改善,甚至连布局都与旧楼一样,但是7号楼第一次有了传达室,并配备了公共电话”,王昕回忆说,“那时候还没有手机。公共电话就安在楼门口的传达室里,一有电话打进来,轮流值班的老人家就会喊‘308号,谁谁谁,电话……’”而王昕所说的传达室里的“老人家”,就是广院最早的一批“楼叔”和“楼妈”。

关玲,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她1980年入校,大四的时候,搬入了8号楼。“当时的水房和卫生间在楼道里,上厕所要排队,洗澡则要去位于现在二食堂附近的公共浴池。”虽然当时的条件设施并不完备,但关玲依旧十分珍惜那段时光,“白天上课,课余时间我们就在宿舍里看书。大家在图书馆借了书回来,常常会比赛谁看得快。我们那个年代都这样,感觉真好。”

中蓝公寓的“前世今生

中蓝公寓一期建设前,“化工部招待所”坐落在那里,一排排平房,墙体标记着排数,98级校友叶明睿当年就住在6排。“招待所的房间很宽敞,八人一间也不拥挤,还有带浴缸的卫生间。排排平房之间种着花草和果树,此外还有一个网球场。”叶明睿回忆起那时的宿舍生活很是兴奋,“当时晚上不强制熄灯,男女生虽分区住宿却没有阻隔。手机那时还叫做‘大哥大’,是很少人拥有的奢侈品。打公共电话要到招待所入口处排队。到走廊里打开水,帮人喊个电话,去窗外晾个衣服,大家通过这样的方式就逐渐熟悉起来了。”

随着新千年中蓝公寓一期正式建成,2000级校友于然和4000余名广院学生一起成为了中蓝一期首批入住的学生。回忆起入住中蓝的情景,于然用“进城了”来形容,“相比之前住的老房子,中蓝宿舍的空间大了不少,有了独立卫生间和阳台,可以用热水洗澡,宿舍还配有电风扇,加装了201式电话,这可解决了排队打电话的大难题。”

中蓝一期大学生公寓

那时的中蓝有一个奇特的景观。“因为没有互联网,但大家需要联网传输文件,所以就都买来路由器和集线器,把屋里连成了局域网。后来屋与屋之间又想联通,于是阳台外就拉满了网线,如同蜘蛛网一般。”住在中蓝公寓的同学们都有着那个时代的共同记忆。“还记得02年世界杯,中国第一次出线。大家凑钱买了一台小电视。中国队出场的时候,我们六个男孩捂着左胸在宿舍一起唱国歌。”于然说起那时宿舍里的事儿,仿佛电影镜头一幕幕闪现,“03年非典肆虐,学校号召大家多做运动。我们最喜欢的运动,就是在中蓝大厅里踢毽子”于然补充道,“虽然非典很可怕,但能在学校度过这段时间还挺幸福的。”

小小宿舍里的“独家记忆”

最初,中蓝公寓和梆子井公寓只是学校租用以缓解宿舍紧张的。2003年底,学校正式回购了这两大公寓。十余年来,两大宿舍楼的设施日趋完善。2004年,梆子井公寓的食堂、超市、活动中心、电话亭、洗衣房等陆续建成。2010年,全校所有宿舍开始加装空调,中蓝公寓与校园连接的天桥也落成了。

梆子井

而188体育官网:宿舍里安装的空调,2007级王嘉婧同学作了个生动的比较,“没有空调的那段日子里,实在热得不行,我们六个女孩就在电风扇正下方一起打地铺,后来甚至搬到西街的宾馆去住了。而如今,有了空调,我们都不敢轻易和那些没有空调的外校学生提,免得‘拉仇恨’。”位于中蓝一期二层的自习室则是2012级梁爽同学常去的地方,“在那里学习特别有劲头,也不热,效率很高,有几次,我竟然学过点儿了,待到了半夜,成了最晚离开自习室的人。”

优秀宿舍”展示

宿舍硬件设施的改善固然重要,但正因为舍友间吃住同宿、无话不说、日积月累的情谊,才让大家更有了归属感。“我们想要营造一个‘家’的感觉。”2012级陈秋月同学指着墙上张贴的照片说,“这些都是我们自己拍摄、制作的。几个来自天南地北的女孩,在宿舍一起熬夜剪片子、修图,一起分享秘密、谈天说地。”宿舍生活不仅充满了乐趣,更饱含温情。“还记得我有一次生病躺了3天,宿舍的其他女孩在医院陪了我整整一夜。真的让我觉得好暖心。”

有趣的故事也发生在男生宿舍。2013级的万旭、杨星宇、许晓冬和林展秋入住宿舍第一天,就留下了“全家福”合影,因为大家对摄影、修图、剪辑视频、制作特效和音乐创作各有擅长,还一起建立了以宿舍名称命名的工作室,成为了教室外的“第二课堂”。

回望六十年,从发射台的塔托儿到拔地而起的高楼,从一无所有到设施完备,学生宿舍不断发生着变迁。但纵然岁月流转,这一块儿小小天地一直是同学们在北京得以落脚安歇的“家园”,在那里,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那个年代的“独家记忆”。

中蓝公寓二期

(图:校史、洪俊卿、邹京耀、王婧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