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摄”口述实录:第17章 三重门·电视有多高(2)

发布时间:2017-06-09浏览次数:1270文章来源:中国传媒大学


先行者

1984年,大学毕业两年之后的余义宁升任辽宁电视台新闻部时政组组长;1986年,他又被任命为新闻部副主任,成为当年台里最年轻的中层干部。

工作、恋爱、结婚,余义宁完成了一个青年人应该有的成长。从业生涯中,命运为他预置了一连串的“第一”: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文科毕业生,他1982年走进辽宁电视台;1985年,成为第一名赴日本友好台研修的新闻记者,回国后制作了辽宁电视台第一部反映国外生活的纪录片《富山掠影》,其中有一段内容,是向观众介绍日本的卡拉OK,而那一年,很多中国人的意识中还没有自娱自乐这个概念,而“卡拉OK”这个词,更是闻所未闻;1986年,在当年省政协会议开幕时,余义宁制作了辽宁电视台历史上第一条“现场报道”,尽管这种报道形式放在今天已经司空见惯,但是在当年,还是着实令余义宁和他的同事们激动了一把;1987年,新闻界开始恢复“记者”职称,经过评选,在辽宁电视台第一批获得“记者”职称的同事中,余义宁是最年轻的一个;1988年,策划推出辽宁台第一档评述性新闻栏目《热点透视》,并首次启用记者担当节目主持人,同年推出新闻杂志型栏目《本周30分》。彼时,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还处在混沌未清的胚胎期;1992年,余义宁第一批获得了高级记者的职称。

余义宁经历着和学校生活完全不同的世界,体验着艰辛,也品尝着一个个生命中的惊喜。时代在进步,他也在成长。但和今天的很多年轻人比起来,77摄影班这一代人能够体会到的是更多的“第一次”,在成长的历程中留下更多的“第一名”。

余义宁:这不是因为我们更加优秀,而是因为时代给了我们这种可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不会重复上一辈人走过的路。同时,也让我们担负了更多的使命,划开当年广播电视专业领域尚属混沌的天地。

余义宁的成长之路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在省级电视台新闻部岗位上奋斗的77摄影班同学们几乎都走过了和他大同小异的轨迹。伴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推进的步伐,中国电视新闻改革也进入了新阶段,当媒体开始强化舆论监督功能,深度新闻和批评性新闻受到重视的时代来临之前,77摄影班的“先行者”就尝试实践了这种新闻报道理念。

在甘肃,为适应国家政治、经济生活日益民主化的新形势,进一步发挥舆论监督引导的作用,1988年,乔保平策划并开办了《社会之窗》栏目,负责这个专栏节目的组织和编审业务,从报道选题、内容、构思、编辑等方面培育着栏目的成长。这档专栏,主要进行社会批评性报道以及问题探讨,在选题和采访上,注重新闻的社会性、全面性和思辨性,既要针砭时弊,又要探明原理,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对待改革产生的“阵痛”。

乔保平:在专栏开播后采编的19集报道中,既有揭露假冒伪劣、扰乱民心的《假冒伪劣风非刹不可》,还有讲述一个偏僻村庄将致富户捐款派何用场的《盖学校与修神庙》,又有反映全省公路遭受严重人为破坏的《毁路阻道知多少》……

社会性的现象和问题绝非孤立因素所造成,其成因也非仅仅显露在事物表面。因此,选定选题后,乔保平作为领导不仅要负责“提出问题”,还要注重“解决问题”,那就是在深入采访上用功夫,尽量挖掘与主题相关的内容,力求完整充实,准确生动地反映主题。

在1988年甘肃省高考期间,为了提高考试、录取工作的透明度,纠正社会上的误传,消除部分考生和家长的疑虑,乔保平带领记者在阅卷、登分、建档和录取等工作阶段,分别采访了考生、家长、阅卷老师、有关负责人等,对阅卷老师资格、评分标准、工作责任制和程序规定等方面情况进行了连续报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回答了广大考生和家长关心的问题,对宣传高校招生工作的严肃性和周密性发挥了积极作用。